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国帽子起源的研究

发布日期:2021-02-02 发布人: 原创 浏览次数:838


摘 要院[研究意义]帽子作为一种重要的服装配饰和文化载体,其结构、工艺、发展等问题均已有研究,
但其起源问题众说纷纭,尤其是产生年代及其产生原因。
[研究方法]为了探索中国帽子的起源,本文主
要采用概念分析法、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研究认为:①中国帽
子的出现早于 6,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狩猎、保暖等实用需求,其原型最有可能是
模仿兽首而制造的兽皮或树皮头套,目的是在狩猎时进行伪装。②以各民族的头部装饰及帽子形制可
分析得出装饰因素和图腾因素对于帽子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中外帽子的对比可发现宗教信
仰对于帽子仅仅利用其独特位置以进行标识,对帽子的形成并未起到很大作用。
关键词院帽子;起源;古汉字字源学;服饰
A Study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Hats
ZHENG Lua,b , LI Bina,c , JIANG Xue-weia,b
(a.School of Fashion; b.Wuhan Textile and Apparel Digi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 Hubei Research Center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 430073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garment accessory and cultural carrier, hats have been fully studied in terms of
their structure, techniques and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ir origin, especially on
their production time and reas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Chinese hats, this paper mainly uses
conceptual analysis,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to find that hats appeared
before the Neolithic Age which was around 6000 B.C, largely due to practical needs such as hunting and
warmth preservation. The prototype of hats is probably a covering made of animal skin or bark in imitation
of heads of animals so as to help camouflage during hunt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ead decorations
and hats' shape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decorative factors and totem factors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hats. By comparing Chinese hats with foreign hats, we find that
religious beliefs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hats.

Key words: hat; origin; etym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clothing


《汉语比喻词典》中定义,帽子是指戴在头
上起到保暖、防雨、防风、遮光或装饰作用的用
品。《释名·释首饰》曰:“帽,冒也。”
[1]中国古代
最开始以“冒”指代帽子。明代王三聘的《古今
事物考·冠服》中说道:“《通典》曰:‘上古衣毛
冒皮。’则帽名之始也。”
[2]上古时期人们全身披
着皮毛,因此有了帽子。笔者认为,帽子在不同
地区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形制,换句话说,许
多头部服饰如头罩、缠头帕等,虽然形态、使用
区域不同,但其功能大体相同,都是位于头部
的能保护身体的物品,因此可以认为是广义的
帽子。所以,本文中的帽子指广义的帽子,即包
括头罩、缠头帕等与普遍意义的帽子具有相似
功能的头部服饰。很少有学者进行帽子起源方
面的研究。至今为止,对于该问题,仅有乌兰[3]、
潘春慧[4]等人进行特例分析,即针对某一类型
的帽子分析其起源,而杨帆[5]、王家国[6]、孙有
霞[7]等人的探讨则是基于辉格史观,得出的观
点是因保暖、遮风挡雨、防沙防晒等需求而出
现帽子。然而这仍然不能解释为什么不同类型
的实用需求都产生了相似形制的帽子。因此,
笔者认为应该站在反辉格史观的角度深入探
索帽子的起源,即基于考古发现来推断帽子出
现时间,根据古汉字字源学分析帽子出现原
因,再逐个分析其是由于实用需求、装饰美学、
精神需求、文化传承而出现的可能性,以得到
更具有说服力的答案。
1 帽子出现的时间
众所周知,物品的出现必然早于其定义的
产生,因此帽子出现的时间必然在古籍中帽子
定义出现之前,进一步推断在“帽”字出现之前
就已经产生了帽子,因此只能根据现有的考古
发现推导帽子出现的时间。目前最早的文字是
甲骨文,由于甲骨文是以形表意的象形文字,
因此可以较直观了解古人的造字来源,间接了
解物品的起源。
由于丝棉麻皮制作的帽子具有不可保存
性,目前很少挖掘出这类材质的古代帽子,只
能根据留存的陶俑、器物图案中的帽子来推断
帽子的产生年代。公元前 10 世纪的新疆扎滚
鲁克墓里已经有高尖帽[8],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的乐器上有头戴高冠向两旁弯曲的人图案[9],
曾侯乙墓是战国初期的墓,葬于公元前 433 或
往后,说明在战国之前已经出现了帽子。周锡
保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史》
[10]里提供的安阳
殷墓出土的玉立人像(图 1)与安阳四盘磨村出
土的商代石造像头上都戴着帽子,可以得知帽
子起源的下限为商代(约公元前 1,
600 年 ~ 约
公元前 1,
046 年)。同时,根据图 1 可以看出,
此时的巾裹不具备防晒、遮阳、防沙、保暖的作
用,仅仅是为了固定头发[11]。周汛先生《中国历
代妇女妆饰》[12]里提供的陕西临潼邓家庄出土
的 6,
000 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
型时期的陶俑戴着圆帽,进一步将帽子的起源
时间往前推进到公元前 4,
000 年左右。
2 帽子出现的目的
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出帽子出现的大致时
间,却不能以此得知帽子的出现原因。过去学
者们对帽子出现的原因主要持有以下 3 种观
点:①保暖说,古时先人们宿野地居洞穴,严寒
的天气是巨大的威胁,因此先人将兽皮穿在身
上、戴在头上用以保暖;②装饰说,帽子作为一
种非生存必要的物品,被认为是由于装饰需要
而创造出来的;③精神需求说,正如需要等价
图 1 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商代王人像
Fig.1 The Jade King of Shang Dynasty Unearthed from Yin Ruins
in Anyang
二零一九年 八月 / 第八卷 第四期
FASH
ION GUIDE


图 1 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商代王人像
Fig.1 The Jade King of Shang Dynasty Unearthed from Yin Ruins
in Anyang


饰导刊
0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物而创造钱币,钱币也始终作为等价交换物而
使用,帽子一直作为身份象征、文化载体,最初
也可能由于精神需求而被创造出来。这三种学
说都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但笔者认为,根据唯
物主义哲学观,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品都是
先出现而后才有衍生的象征、装饰意义,因此
笔者更倾向于保暖实用说。然而北方严寒地带
的先人可能为保暖而制造帽子,南方湿热地带
的帽子则不太可能因此而产生。由于帽子出现
在文字产生之前,那么最早的文字可能将提供
其来历。
众所周知,从商代(约公元前 1,
600 年开
始)到秦代(公元前 207 年结束)使用的汉字都
称为古汉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篆文这些象形
表意文字,因其保留了象形特征,可以溯源这
时期的文化,从而找到起源的新信息[13]。明末
闵齐伋(1580~?)撰写的《六书通》
[14]中的“帽”
字写作“冃”,“冃”是“冒”的本字,表示将帽子
套在头上,而“冒”又是“帽”的本字。
“帽”“免”“蒙”“冠”字的文字演变
如表1(见下页)所示。最早的甲骨文中“帽”字
像带角饰的头套,似乎是某种带角动物的兽
首,最有可能的动物是羊或鹿,考虑到兽首不
易保存,这种头套也可能是使用其它材料模仿
带角兽首而制作的。因此,笔者认为,帽子的出
现原因并不只是为了保暖,否则兽皮足矣,无
需增加角饰,最有可能是为了模仿动物。同一
时期,甲骨文“帽”的其它写法里用指事符号强
调在头上,然而“免”字则强调帽子戴在人的头
上,这不由让人深思“免”和“帽”在当时的区
别,并且此时“免”的字形已经去掉角饰,考虑
到“免”表示高级帽子,说明戴没有角饰的“免”
的人地位更高,位于统治阶级,那么戴有角饰
帽子的地位较低的人从事生产活动,与捕猎行
为更加密切。与此同时,甲骨文“蒙”字中用于
罩住小鸟的是没有角饰的“帽”,表明捕鸟的
“帽”并不需要角饰,说明带角饰帽子是在捕猎
大型动物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随后人们生活
稳定下来,
“帽”字逐渐强调佩戴位置位于眼睛
之上,角饰也被去掉。至篆文时期“帽”“免”才
加上“巾”或“丝”用以强调帽子的材料特征;
“蒙”字顶部加上草,表明用草将眼睛遮盖使其
看不见;“冒”仍在字形里面,说明帽子也有同
样的功能;“冠”强调了人戴帽子的动作,产生
象征意义。笔者认为,不论是横向分析甲骨文
时期各个文字的象形含义,还是纵向分析象形
文字的演变过程,帽子的角饰一定与帽子出现
目的密不可分,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在捕猎大型
动物时带上有角饰的帽子进行伪装,靠近猎物
从而更易捕猎,若戴无角饰高级帽子则表明他
们不需要狩猎,地位更高。
杨帆[5]认为帽子是由围在脖子上的“巾”逐
渐上移而产生的,笔者不太赞同这个观点,因
为对于“巾”的起源笔者更倾向于刘安定等人
的服装起源工具说[13],即“巾”最初是由腰带演
变而成的,而后位置逐渐上移。而杨正权[15]认
为,古代僚人的“桦皮为冠”说明人们最早是将
树皮顶在头上作为帽子。笔者认为,帽子的出
现必然源于人们的需求,远古时期人们最迫切
的需求是生存,因此帽子是作为人们寻求食物
的工具而出现的可能性非常高。与狩猎的困难
和草木的轻易获取相比而言,远古人类也许是
用植物制作帽子,比如近代用于战争伪装的花
草帽,其优良的隐蔽性同样可以帮助人类捕
猎。结合甲骨文“帽”字推测的帽子角饰作用,
笔者大胆推测第一顶帽子是远古人类使用草
木树皮模仿兽首而制作的。
2.1 帽子的产生是出于实用需求的可能性
毋庸置疑,帽子具有保暖防风等保护身体
的作用。随着人类获取足够多的食物,必然产
生防护的需求。杨正权认为,西南各族的缠头
帕是为了保护头发不被荆棘勾挂,沙漠民族缠
头帕是为了防沙[15]。笔者较支持这个观点,因
为缠头帕的部分特性是普通帽子无法达到的,
比如稳定性,帽子盖在头上,大风或其它勾挂

物容易将帽子移动,缠头帕则缠在头上,牢固



本文TAG:

相关推荐

Are you interested in

感兴趣吗?

有关我们的更多信息,请联系

15651395140 15651395140